宝贝安全指南:对侵害与拐骗勇敢说“不”
——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,守护纯真童年
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娇嫩的花,需要阳光与雨露,也需学会应对世界的风风雨雨。我们总希望孩子的世界永远美好,但现实中的风险不容忽视。尤其是性侵害和拐骗儿童事件时有发生,作为家长,我们无法时刻守护,却可以教会孩子如何自我保护。
一、预防性侵:从小建立身体界限与安全意识
1.认识身体隐私部位
告诉孩子,背心、内裤遮盖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,任何人都不可以随意触碰,包括亲戚、老师和熟人。
2.拒绝任何不舒服的接触
无论是谁,如果他们的行为让孩子感到疼痛、不适或害怕,都要大声说“不”,并立即离开、告诉家长。
3.不保守“坏人的秘密”
如果有人让孩子“不要告诉爸爸妈妈”,一定要教会孩子:这恰恰是必须告诉父母的信号!甚至要拨打110报警。
4.加强日常防护意识
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或饮料,避免独自与不熟悉的人共处一室,在没有家长接送的情况下不单独出门。
5.性教育不可回避
借助绘本、动画等方式,自然开展性别与身体教育,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越界的、错误的。
二、警惕拐骗:识破套路,远离危险
人贩子常用手段包括:
假冒熟人:“你妈妈让我来接你!”
礼物利诱:“我车里有玩具,要不要来看?”
求助带路:“小朋友,能带我去XX地方吗?”
假装套近乎:夸孩子可爱、主动聊天,趁机抱走;
暴力抢夺:直接捂嘴、强行拖拽上车。
三、防拐指南:孩子一定要掌握的8件事
1.记住家庭住址、父母姓名和电话;
2.熟记110、119等紧急电话;
3.学会辨认警察、保安、商场工作人员等可求助对象;
4.不接受陌生人任何礼物或食物;
5.不理会陌生人的请求或夸奖;
6.独自在家时,绝不给陌生人开门;
7.在公共场所始终不离家长视线;
8.拒绝陌生人拥抱、触摸或靠近。
四、共同守护:家庭、学校与社会联手
安全教育不是一节课、一次谈话,而是日常中的反复提醒和情景模拟。我们要通过故事、游戏、角色扮演等方式,让孩子在理解中建立防范意识。
请告诉孩子:
“你的身体属于你自己。”
“如果有人让你感到害怕,这不是你的错。”
“无论发生了什么,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。”
让我们携手努力,筑牢孩子成长的安全防线——
因为保护孩子,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。
转发提醒更多家长,共同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纯真笑脸!
(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若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