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犯了“强迫症”?家长别急,可能是秩序敏感期来了

2022-03-10 17:58:12 613

在孩子成长到某个阶段的时候,家长会突然发现,他的一些表现会任性、难以捉摸:

不同的玩具要放在特定的位置,如果有人不小心搞混了顺序,孩子就会大哭大闹;

洗脸洗脚一定要妈妈帮忙,其他人换谁都不可以;

坐电梯的时候,一定要他自己按,你先按了,他就会生气、打闹;

妈妈的东西只能妈妈动,爸爸动一下都不可以;

……

看到孩子的这些行为,家长总是感觉难以理解,觉得孩子是无理取闹,甚至怀疑“这么小就有强迫症了吗?”其实不是孩子有强迫症,可能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了。

什么是秩序敏感期?

有些家长可能第一次听说这个词,那什么是秩序敏感期呢?

秩序敏感期主要出现在孩子2-4岁这个阶段,不过这种秩序感,从孩子一出生就有了。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《童年的秘密》中提到,孩子在这个阶段是对秩序最敏锐的时期。因为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、熟悉事物。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,就会令他无所适从。

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会对秩序表现出强烈的需求和喜爱,尤其是在对顺序性、生活习惯、所有物的要求上。“秩序”不仅是指物品放在适当的地方,还包括遵守生活规律,理解事物间的时间、空间关系,以及对物体进行分类,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。

秩序敏感期对孩子至关重要

1. 孩子会更有安全感

孩子出生之后,离开熟悉的子宫,来到更为广阔的空间。因为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未知未卜,他就会产生一种对环境控制的欲望,而这种欲望就是对秩序感的需求。孩子只有一遍遍重复原有的秩序,才能不断巩固安全感。

2. 影响孩子的专注力、情绪和人格发展

没有秩序感的孩子,就仿佛在森林里迷了路,不明方向,不知未来。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没有秩序,杂乱无章的环境中,他的专注力、情绪以及人格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。一个孩子,如果无法将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,常常这个玩具没玩两分钟又去玩别的玩具。看到另一个好玩的,想都不想又冲过去抢。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秩序感被破坏、内心紊乱。

3. 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

如果一个孩子因为没有摆整齐的积木而焦虑,为掰成两半的面包大哭时,这说明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认为:整齐、完整是“对”的,凌乱、分裂是“错”的。孩子有了“对错”、“好坏”之分,自律感也就应运而生。慢慢地,孩子们就能把行为和后果联,而秩序感在孩子的道德意识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?

有时候面对孩子的一些“迷惑”行为,家长不知该如何做。如果能学会这几点的话,就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。

1. 了解秩序敏感期

我们前面有讲到,秩序敏感期对孩子有着重要的意义。所以家长首先要正确认识秩序敏感期,清楚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有怎样的行为。这样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心理建设,对于孩子的行为也不会感到无奈、生气或反感,而是理解与包容。

2. 尊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

当家长认识了秩序敏感期,就要尊重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行为。平时尽量按孩子的“秩序感”来,如果不小心破坏了秩序,要向孩子道歉,并且要接受孩子的不满和抱怨,最后尽力去弥补。当然了,对于原则性的要求,如果家长不能满足孩子,就要灵活变通了。

(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若侵权请联系删除)

冯特教育集团从最初的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培训起步,随后接连开设了公共营养师、育婴师、婚姻家庭咨询师和健康管理师等培训项目。如今,冯特教育集团已从单一的职业教育,衍生发展到早教、幼教和农业实体。

友情链接

关注我们

  • 微信订阅号

  • 微信服务号

在线留言

选择园所: